最高检、公安部联合印发《人民检察院

来源:kaiyun体育下载官网-单轨系列    发布时间:2024-07-05 01:47:57 访问量 :1 次

  近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印发《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羁押必要性审查、评估工作规定》(下称《规定》)。《规定》立足近年来的逮捕羁押实践,围绕规范羁押强制措施适用、依法保障在押人员及被害人合法权益、保障刑事诉讼活动顺顺利利地进行等目标,对检察机关、公安机关开展羁押必要性审查、评估工作的职责分工、启动程序、内容方式、标准把握、监督管理等作出规定,全文共27条。

  《规定》在充分保障在押人员申请权的同时,规定检察机关可以依职权或根据看守所建议启动羁押必要性审查程序,特别是吸收了全国检察机关羁押必要性审查专项活动的经验做法,明确对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嫌疑犯,检察机关在审核检查起诉阶段至少应当开展一次羁押必要性审查;同时还规定,公安机关可以对被逮捕的嫌疑犯继续采取羁押强制措施是否适当做评估。《规定》还特别强调,对于被羁押人符合“系未成年人的唯一抚养人”等8类特殊情形的,检察机关、公安机关应当立即开展羁押必要性审查、评估工作。

  为全面、准确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规定》明确规定,对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等严重危害社会犯罪、故意杀人等严重暴力犯罪、性侵未成年人犯罪等10类社会危险性较大的情形,一般不予释放或者变更强制措施。

  《规定》对羁押必要性审查、评估的内容、方式来进行了细化,明确应当全面审查、评估嫌疑犯、被告人涉嫌犯罪事实、主观恶性、悔罪表现、案件进展情况、可能判处的刑罚、身体健康情况、有无社会危险性和继续羁押必要等因素,并特别规定社会调查,量化评估,对未成年嫌疑犯、被告人的心理测评等可当作审查判断是否有继续羁押必要性的参考。

  此外,《规定》对变更羁押强制措施后的监督管理责任作出规定,对严重违反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规定,需要予以逮捕的,依法定程序重新逮捕。

  最高检第一检察厅负责这个的人说,《规定》是检察机关、公安机关共同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法治思想,严格依法适用逮捕羁押措施的重要成果,对检察机关加强和规范羁押必要性审查工作具备极其重大指导意义。下一步,检察机关将会同公安机关共同抓好《规定》落实,推动提升羁押必要性审查工作质效,实现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的有机统一。

  公安部法制局有关负责这个的人说,党的十九大以来,公安机关深入贯彻习法治思想特别是习关于新时代公安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聚焦建设法治公安目标,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不懈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此次《规定》的出台,是推进法治公安建设的具体举措,是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贯彻落实,有利于更好地维护公民合法权益,更好地保障刑事诉讼活动顺顺利利地进行,切实提升刑事案件办理质效。

  关于印发《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羁押必要性审查、评估工作规定》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公安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民检察院、公安局:

  为全面贯彻习法治思想,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逐步加强对嫌疑犯、被告人被逮捕后羁押必要性的审查、评估工作,规范羁押强制措施适用,依法保障嫌疑犯、被告人合法权益,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共同制定了《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羁押必要性审查、评估工作规定》,现予印发,请结合实际贯彻执行。

  为加强对嫌疑犯、被告人被逮捕后羁押必要性的审查、评估工作,规范羁押强制措施适用,依法保障嫌疑犯、被告人合法权益,保障刑事诉讼活动顺顺利利地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等,制定本规定。

  第一条 嫌疑犯、被告人被逮捕后,人民检察院应当依法对羁押的必要性进行审核检查。不需要继续羁押的,应当建议公安机关、人民法院予以释放或者变更强制措施。对于审核检查起诉阶段的案件,应当及时决定释放或者变更强制措施。

  公安机关在移送审核检查起诉前,发现采取逮捕措施不当或者嫌疑犯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辩护人、值班律师申请变更羁押强制措施的,应当对羁押的必要性做评估。不需要继续羁押的,应当及时决定释放或者变更强制措施。

  第二条 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开展羁押必要性审查、评估工作,应当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以保证准确有效地执行法律。

  第三条 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依法、及时、规范开展羁押必要性审查、评估工作,全面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精准把握羁押措施适用条件,严格保守办案秘密和国家秘密、商业机密、个人隐私。

  第四条人民检察院依法开展羁押必要性审查,由捕诉部门负责。负责刑事执行检察、控告申诉检察、案件管理、检察技术的部门应当予以配合。

  嫌疑犯、被告人在异地羁押的,羁押地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予以配合。

  第五条 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充分保障嫌疑犯、被告人的诉讼权利,保障被害人合法权益。

  公安机关执行逮捕决定时,应当告知被逮捕人有权向办案机关申请变更强制措施,有权向人民检察院申请羁押必要性审查。

  第六条 人民检察院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可以对被逮捕的嫌疑犯、被告人依职权主动进行羁押必要性审查。

  人民检察院对审查起诉阶段未经羁押必要性审查、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在押嫌疑犯,在提起公诉前应当依职权开展一次羁押必要性审查。

  公安机关根据案件侦查情况,可以对被逮捕的嫌疑犯继续采取羁押强制措施是否适当进行评估。

  第七条 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发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几率存在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立即开展羁押必要性审查、评估并及时作出审查、评估决定:

  (六)案件事实、情节或者法律、司法解释发生明显的变化,可能会引起嫌疑犯、被告人被判处拘役、管制、独立适用附加刑、免予刑事处罚或者判决无罪的;

  (七)案件证据出现重大变化,可能会引起没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行为系嫌疑犯、被告人所为的;

  (八)存在别的对嫌疑犯、被告人采取羁押强制措施不当情形,应当及时撤销或者变更的。

  未成年嫌疑犯、被告人被逮捕后,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做好跟踪帮教、感化挽救工作,发现对未成年在押人员不予羁押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应当及时启动羁押必要性审查、评估工作,依法作出释放或者变更决定。

  第八条 嫌疑犯、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辩护人、值班律师可以向人民检察院申请开展羁押必要性审查。申请人提出申请时,应当说明不需要继续羁押的理由,有相关证据或者其他材料的,应当予以提供。

  申请人依据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七条规定,向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提出变更羁押强制措施申请的,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按照本规定对羁押的必要性进行审核检查、评估。

  第九条 经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依法审查、评估后认为有继续羁押的必要,不予释放或者变更的,嫌疑犯、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辩护人、值班律师未提供新的证明材料或者没有新的理由而再次申请的,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可以不再开展羁押必要性审查、评估工作,并告知申请人。

  经依法批准延长侦查羁押期限、重新计算侦查羁押期限、退回补充侦查重新计算审查起诉期限,导致在押人员被羁押期限延长的,变更申请不受前款限制。

  第十条 办案机关对应的同级人民检察院负责控告申诉或者案件管理的部门收到羁押必要性审查申请的,应当在当日将相关申请、线索和证据材料移送本院负责捕诉的部门。负责刑事执行检察的部门收到相关材料或者发现不需要继续羁押的,应当及时将相关材料和意见移送负责捕诉的部门。

  负责案件办理的公安机关的其他有关部门收到变更申请的,应当在当日移送办案部门。

  其他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收到申请的,应当告知申请人向负责案件办理的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提出申请,或者在二日以内将申请材料移送负责案件办理的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并告知申请人。

  第十一条 看守所在工作中发现在押人员不适宜继续羁押的,应当及时提请办案机关依法变更强制措施。

  看守所建议人民检察院开展羁押必要性审查的,应当以书面形式提出,并附证明在押人员身体健康情况的证据材料。

  人民检察院收到看守所建议后,应当立即开展羁押必要性审查,依法及时作出审查决定。

  第十二条开展羁押必要性审查、评估工作,应当全面审查、评估嫌疑犯、被告人涉嫌犯罪事实、主观恶性、悔罪表现、案件进展情况、可能判处的刑罚、身体健康情况、有无社会危险性和继续羁押必要等因素,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一)嫌疑犯、被告人基本情况,涉嫌罪名、犯罪性质、情节,可能判处的刑罚;

  (二)案件所处诉讼阶段,侦查取证进展情况,犯罪事实是否基本查清,证据是否收集固定,嫌疑犯、被告人认罪情况,供述是否稳定;

  (四)嫌疑犯、被告人到案方式,是否被通缉到案,或者是否因违反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规定而被逮捕;

  (六)嫌疑犯、被告人是否有认罪认罚、自首、坦白、立功、积极退赃、获得谅解、与被害方达成和解协议、积极履行赔偿义务或者做担保等从宽处理情节;

  (十)对嫌疑犯、被告人的羁押是不是满足法律规定,是否即将超过依法可能判处的刑期;

  (十一)嫌疑犯、被告人是不是真的存在可能作撤销案件、不起诉处理、被判处拘役、管制、独立适用附加刑、宣告缓刑、免予刑事处罚或者判决无罪的情形;

  嫌疑犯、被告人系未成年人的,应当重点审查其成长经历、犯罪原因以及有无监护或者社会帮教条件。

  (二)听取嫌疑犯、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辩护人、值班律师意见;

  (三)听取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近亲属或者其他有关人员的意见,了解和解、谅解、赔偿情况;

  (四)听取公安机关、人民法院意见,必要时查阅、复制原案卷宗中有关证据材料;

  听取意见情况应当制作笔录,与书面意见、调查核实获取的其他证据材料等一并附卷。

  第十四条 审查、评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否有继续羁押的必要性,能采用自行或委托社会调查、开展量化评估等方式,调查评估情况作为作出审查、评估决定的参考。

  嫌疑犯、被告人是未成年人的,经本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同意,可以对未成年嫌疑犯、被告人进行心理测评。

  公安机关应当主动或者按照人民检察院要求收集、固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没有社会危险性的证据。

  第十五条 人民检察院开展羁押必要性审查,可根据《人民检察院羁押听证办法》组织听证。

  第十六条 人民检察院审查后发现嫌疑犯、被告人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向公安机关、人民法院提出释放或者变更强制措施建议;审查起诉阶段的,应当及时决定释放或者变更强制措施。

  (一)案件证据出现重大变化,没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行为系嫌疑犯、被告人所为的;

  (二)案件事实、情节或者法律、司法解释发生明显的变化,嫌疑犯、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拘役、管制、独立适用附加刑、免予刑事处罚或者判决无罪的;

  (四)案件事实基本查清,证据已经收集固定,符合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条件的;

  (五)其他对嫌疑犯、被告人采取羁押强制措施不当,应当及时释放或者变更的。

  第十七条 人民检察院审查后发现嫌疑犯、被告人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且具有悔罪表现,不予羁押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可以向公安机关、人民法院提出释放或者变更强制措施建议;审查起诉阶段的,可以决定释放或者变更强制措施。

  第十八条 经审查、评估,发现嫌疑犯、被告人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一般不予释放或者变更强制措施:

  (一)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黑暗恶势力性质组织犯罪、重大毒品犯罪或者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犯罪;

  (二)涉嫌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等严重侵犯公民人身财产权利、危害公共安全的严重暴力犯罪;

  (四)涉嫌重大贪污、贿赂犯罪,或者利用职权实施的严重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犯罪;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有前款规定情形之一,但因患有严重疾病或具有其他不适宜继续羁押的特殊情形,不予羁押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可以依法变更强制措施为监视居住、取保候审。

  第十九条 人民检察院在侦查阶段、审判阶段收到羁押必要性审查申请或者建议的,应当在十日以内决定是不是向公安机关、人民法院提出释放或者变更的建议。

  人民检察院在审核检查起诉阶段、公安机关在侦查阶段收到变更申请的,应当在三日以内作出决定。

  审查过程中涉及病情鉴定等专业相关知识,需要委托鉴定,指派、聘请有专门知识的人就案件的专门性问题出报告,或者委托技术部门进行技术性证据审查,以及组织并且开展听证审查的期间,不计入羁押必要性审查期限。

  第二十条 人民检察院开展羁押必要性审查,应当规范制作羁押必要性审查报告,写明嫌疑犯、被告人基本情况、诉讼阶段、简要案情、审查情况和审查意见,并在检察业务应用系统相关捕诉案件中准确填录相关信息。

  审查起诉阶段,人民检察院依职权启动羁押必要性审查后认为有继续羁押必要的,可以在审查起诉案件审查报告中载明羁押必要性审查相关联的内容,不再单独制作羁押必要性审查报告。

  公安机关开展羁押必要性评估,应当由办案部门制作羁押必要性评估报告,提出有没有羁押必要性的意见,送法制部门审核。

  第二十一条 人民检察院经审查认为需要对嫌疑犯、被告人予以释放或者变更强制措施的,在侦查和审判阶段,应当规范制作羁押必要性审查建议书,说明不需要继续羁押嫌疑犯、被告人的理由和法律依据,及时送达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法院。在审核检查起诉阶段的,应当制作决定释放通知书、取保候审决定书或者监视居住决定书,交由公安机关执行。

  侦查阶段,公安机关认为需要对嫌疑犯释放或者变更强制措施的,应当制作释放通知书、取保候审决定书或者监视居住决定书,同时将处理情况通知原批准逮捕的人民检察院。

  第二十二条 人民检察院向公安机关、人民法院发出羁押必要性审查建议书后,应当跟踪公安机关、人民法院处理情况。

  公安机关、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建议书十日以内将处理情况通知人民检察院。认为需要继续羁押的,应当说明理由。

  公安机关、人民法院未在十日以内将处理情况通知人民检察院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依法提出监督纠正意见。

  第二十三条 对于依申请或者看守所建议开展羁押必要性审查的,人民检察院办结后,应当制作羁押必要性审查结果通知书,将提出建议情况和公安机关、人民法院处理情况,或者有继续羁押必要的审查意见和理由及时书面告知申请人或者看守所。

  公安机关依申请对继续羁押的必要性做评估后,认为有继续羁押的必要,不同意变更强制措施的,应当书面告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第二十四条 经审查、评估后嫌疑犯、被告人被变更强制措施的,公安机关应当加强对变更后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的监督管理;人民检察院应当加强对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执行情况的监督。

  侦查阶段发现嫌疑犯严重违反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规定,需要予以逮捕的,公安机关应当依照法定程序重新提请批准逮捕,人民检察院应当依法作出批准逮捕的决定。审查起诉阶段发现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依法决定逮捕。审判阶段发现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向人民法院提出决定逮捕的建议。

  第二十五条 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侦查案件的羁押必要性审查参照本规定。

  第二十六条 公安机关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延长侦查羁押期限,应当对继续羁押的必要性做评估并作出说明。

  人民检察院办理提请批准延长侦查羁押期限、重新计算侦查羁押期限备案审查案件,应当依法加强对嫌疑犯羁押必要性的审查。

  第二十七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原《人民检察院办理羁押必要性审查案件规定(试行)》同时废止。

  最高人民检察院 (100726)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147号 (查号台) 010-12309(检察服务热线)

  为了获得更好的使用,建议使用谷歌浏览器(chrome)、360浏览器、IE11浏览器。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